首页

调教圣水

时间:2025-05-29 07:48:03 作者:北京拟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浏览量:67107

  中新网永州7月18日电(赵彬 曾湄苏 王艺霖)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犁头瑶族乡犁头村大力发展粽叶种植,巧打生态牌,让昔日不起眼的小小粽叶,变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

  在犁头村粽叶基地,满山遍野长满了青翠的粽叶。村民们头戴斗笠、手提袋子,忙着采摘成熟粽叶。

村民们在山头采摘成熟粽叶 。赵彬 摄

  “粽叶是我们村2022年集体种的,有200多亩,今年是第三年。现在到了采摘期,今天组织了十几个村民到基地来采摘粽叶。”蓝山县教育局驻犁头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雷政林说。

  犁头村地处瑶山深处,土质深厚、水源优质无污染,生长在这里的粽叶色泽翠绿、柔韧性好、叶面干净、香味浓郁,常被人们用于包裹绿色食品。

  雷政林介绍,粽叶种植成本较低,易种易管,采摘方便,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一次定植可多年采收。“今年粽叶可以采摘一万斤以上,大概有6万元收入。”

  犁头村在乡村振兴工作队帮助下,找准粽叶产业发展之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粽叶种植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粽叶1000余亩,其中村集体有300余亩,带动村民10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去年种了一亩多,卖了几千块钱,今年又种了一亩多。现在自家粽叶摘了,就到村里面来摘粽叶,一天也有100元务工收入。”犁头村村民雷余明说。

  为解决粽叶销售难题,乡村振兴工作队与三家企业达成收购协议。走进蓝山城区一家粽叶加工车间,一股棕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有序把新鲜粽叶分级、捆扎,待烘干入库后再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不愁卖,一般都是卖到江浙一带,还有的出口海外。”雷政林说。

工人们正把新鲜粽叶分级 、捆扎 。赵彬 摄

  小小粽叶已成瑶乡增收致富“金叶”。犁头村将扩大粽叶种植面积,并建粽叶加工车间。“又可以进一步带动就业,还能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加速振兴乡村。”雷政林介绍。(完)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警方1月内连捣两毒品仓库 检获约590公斤可卡因

国家邮政局当日召开2024年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林虎在发布会上介绍,到“十三五”末期,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十四五”以来,“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弘扬 |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

“陈三五娘传说”讲述的是泉州才子陈三随兄嫂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并一见钟情,求婚几经波折但终成眷属的故事,其广泛流传于闽南、粤东、台湾等地,且远播东南亚地区。2014年,“陈三五娘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湾青年企业家考察海南新能源产业

(三)助力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最高检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专项报告为契机,最高检发布“行政检察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主题典型案例6件,自觉将行政检察工作融入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格局。在2021年最高检部署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的基础上,2022年以来又持续深化做实推进常态化监督,31个省级检察院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机制,在省级层面实现违法占用土地案件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2023年,最高检印发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情况通报,并联合自然资源部发布典型案例5件。2021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土地执法查处领域怠于申请强制执行、不规范执行等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3.6万余件,涉及土地面积约36.5万亩,持续凝聚自然资源保护合力,严守耕地红线。通过抗诉、检察建议、促成和解、公开听证等举措,促使行政相对人主动履行缴纳罚款、退还土地、恢复原状、补植复绿等义务。某公司违法占用44亩永久基本农田长达8年,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经最高检和自然资源部督办,该公司自行拆除涉案建筑物,并复垦到位。

抗旱抢浇 造墒播种 山东多地全力抗旱保夏种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新春走基层)致敬,那些守候团圆的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这让身处会议现场的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司长俞建良觉得方向更明、责任更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以群众关切为‘晴雨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入细致的作风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